選擇您有興趣的主題
面對疫情爆發、氣候變遷、科技競爭等近年來的動盪世局,變動已是新常態,企業需要能與時俱進的核心能耐來應萬變,數位與綠色雙軸技能的強化成為不容忽視的人才發展趨勢,亦是企業在明日勝出的關鍵。
世界經濟論壇指出,2025年全球將有8500萬個現存工作消失,同時也會有9700萬個新工作產生。這樣的變化,讓技能的升級與重塑躍升為各界人才發展的首要任務,如何育才、留才也成為企業最關注的議題。
數位轉型是加速綠色轉型的最大推手,而綠色轉型是數位轉型能永續貫徹的重要解方。工研院產業學院打造ITRI Tech Talent Week -「綠色X數位人才發展學習特展暨論壇」,內容涵蓋「科技管理」啟動雙軸轉型 贏向淨零佈局,培育在變局中的策略思維與決策能力;「淨零永續」以數位助攻智慧淨零;「智慧機械」智造升級打造低碳設備;「智慧電網與綠能」以智慧管理協助能源轉型;「生技醫藥」邁向精準健康與低碳照護;「智慧資通訊」從數據驅動綠色發展,並精選逾50門課程內容介紹,領航企業成功轉型!誠摯邀請企業人資與主管共同參與,在變局中把握轉型契機,厚植企業雙軸關鍵人才。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加劇,2050淨零排放已是全世界的共同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為配合國家減碳政策,金管會要求五年內全體上市櫃公司完成溫室氣體盤查;如何培育綠領人才發展、運用數位科技減少碳排,已成為各企業的當務之急。
根據工研院產業學院研究,受訪企業仍有近五成尚未投入淨零工作,主要是由於不清楚相關配套措施與作法而停滯不前。企業要推動淨零轉型,其對應要點在於組織需具備關鍵三力:認知力、管理力、技術力。首先,企業需加強組織內部各階層員工對於淨零永續、循環減碳的基本認知力,提升全員減碳意識與行動;其次則是建構企業碳管理力,進行企業溫室氣體盤查與碳足跡計算,擬定減碳途徑;最後,也是最考驗技術能耐的環節,即培育能落實減碳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厚植企業技術力。
•溫室氣體與氣候變遷衝擊
•氣候公約與國際努力
•淨零永續人才的關鍵能力
•給企業的雙軸轉型建議
工研院綠能所
副所長
根據國發會資料顯示,我國 2019 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 287.06 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以製造部門的排放量居首,約佔整體的51.4%。台灣作為出口導向國家,於全球供應鏈扮演要角,面對國際淨零碳排趨勢,製造業者勢必需藉由數位轉型、導入綠能科技來升級智慧製造,發展高效率、節能製程,以加速減碳,強化市場競爭力。
智慧製造整合各類跨系統之資訊感知、互聯、決策、執行的功能,並與IoT、雲端運算、大數據、AI應用緊密結合,以建置出高效能、敏捷、彈性化與智慧化的生產模式。為協助製造業者導入創新科技,加速淨零轉型,工研院產業學院針對智慧製造相關專業與技術之人才需求,從低碳製造、機器人、聯網/數據/感測器等面向規畫系列課程,引領企業打造綠色智慧製造生態系,邁向綠色經濟。
•製造業發展的趨勢
•何謂智慧工廠?
•智慧工廠導入的策略
•智慧機械人才的關鍵能力
•給企業的雙軸轉型建議
工研院機械所
副所長
工研院機械所
組長
台灣作為全球製造產業鏈的要角,用電需求極高,然受限於地狹人稠的島國地勢,我國有高達九成的能源仰賴進口。其中又以石化燃煤等能源為進口最大宗項目,若不及早因應恐難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能源轉型已成為各產業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推動能源轉型有兩項致勝關鍵,其一在於能源效率的提升,透過智慧電網來有效控管供電端與用電端的使用資訊,以最佳化調整電力分配,並結合組織能效管理來系統化改善能源績效;其二在於再生能源的發展,如何擴大綠能使用、建立相關配套措施以穩定供電,將是未來首要發展的工作。台灣正面臨能源轉型的契機與挑戰,為培育更多電力與電網領域的專業人才,工研院產業學院開辦以產業實務為導向的系列課程,致力於耕耘電力與電網人才,贏向永續未來。
•產業能源效率趨勢
•國內外對企業能源效率之要求
•企業能源效率管理作法
•智慧電網人才的關鍵能力
•給企業的雙軸轉型建議
工研院綠能所
副所長
工研院綠能所
副組長
根據國發會最新推估報告,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佔比將超過20%。隨著高齡人口快速攀升與AI技術持續進步,生醫領域已邁向精準健康的時代。
精準健康透過跨領域的科技結合來提升效率及精準度,具體展現在早期檢測、診斷、治療和照護等應用範疇。例如在醫療大數據與AI決策的輔助下,AI醫學影像辨識能協助醫師作出更精準且即時的醫療判讀或預警、降低誤診或漏診的風險、同時減輕醫療的人力與治療成本;抑或是藉由大數據運算提升藥物傳輸效率與包覆技術,開發具創新性及國際競爭力的高值利基新藥,均是台灣未來生醫市場的重點發展項目。精準健康的涵蓋領域廣泛,但無論是在預防保健、診斷治療、個人照護等應用領域,均需要資通訊、機械、材料等不同領域人才共同投入,跨域交流合作與數位科技結合,已然成為生醫產業的關鍵驅動力。
•An overview of Regeneration Medicine
•生醫人才的關鍵能力
•給企業的雙軸轉型建議
工研院生醫所
副所長
工研院電光所
副所長
IDC報告推估2025年全球聯網連接數量將增加至270億個、智慧邊緣總體市場規模將達650億美元。隨著聯網裝置在各領域應用逐漸多元與普及,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結合雲端系統和大數據分析,已成為各產業實踐雙軸轉型的關鍵動能。數位技術是加速企業達成永續綠色經營的重要推手:數據的採集與分析躍升為各企業的首要任務;將龐大的數據轉化為有價值的資訊,以便在有限的資源下做出最佳商業決策。
AI數據的應用展現在不同領域如工業自動化、醫療、教育等等,其中自駕車更是近年來的主流焦點,正帶動下一波交通運輸的創新。然伴隨市場新價值與機會而來的是資訊安全課題,加強網路防禦、提升團隊資安思維,並規劃整體性的資安策略已是各企業的當務之急。在各產業積極推動雙軸轉型之際,數據已成為企業最核心的戰略性資源,如何善用數據資源、深化AI技術能量,並加速新興科技與人才的育成投入,將是企業轉型的致勝關鍵。
•台灣自駕車發展現況
•自駕車技術簡介
•工研院自駕技術應用發展
•智慧資通訊人才的關鍵能力
•給企業的雙軸轉型建議
工研院資通所
副所長
工研院資通所
副組長
「510億」和「0」,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認為每個人都需要認識的兩個數字,510億是每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噸數,0是我們需要達到的數字。如果碳排不歸零,你我所擁有的一切可能隨時歸零。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各國跟進宣示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台灣產業正面臨嚴峻挑戰。當國際零碳新賽局已開跑,卻仍有超過半數的國內企業表示不清楚減碳的明確作法,至今尚未展開淨零工作。
在這波全球綠色轉型浪潮,對各產業來說都是機會與挑戰並存的關鍵時刻,如何培育企業內部的淨零專才,成為各企業的重點課題,唯有建立自己的淨零永續團隊,才能在這動盪的時代中掌握綠色先機,開創永續新局。
工研院偕同淨零永續人才聯盟舉辦「擘畫2023-淨零永續關鍵人才論壇」,匯聚產學研意見領袖,探討企業淨零轉型的路徑與人才布局,誠摯邀請您一同參與,解密加速淨零人才發展的關鍵行動。
主辦單位:
工業技術研究院、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台灣化學產業協會、台灣區絲織工業同業公會、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台灣電路板協會、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 (按筆畫排序)
活動議程 | |
---|---|
09:00-09:30 | 現場報到/開場影片 |
09:30-09:35 | 致歡迎詞 彭裕民/工研院 副院長 |
09:35-09:45 | 聯盟代表 |
09:45-09:50 | 活動合影 |
09:50-10:10 | 數位 X 永續:ESG 雙軸轉型人才全球發展趨勢與案例 廖肇弘/工研院產業學院 數位策略總監 |
10:10-10:30 | 邁向淨零永續的機會與挑戰—台達電子經驗分享 許惠卿/台達電 企業永續發展部經理 |
10:30-10:40 | 休息 / 交流時間 |
10:40-11:00 | 淨零轉型路徑與挑戰:企業建構淨零能耐的案例分享 謝英哲/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 永續長 |
11:00-11:20 | 低碳永續人才培育新展望 顧洋/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 執行長 |
11:20 | 論壇圓滿結束 |
※ 主辦單位保留修改活動內容及審核出席的權利
以人才培育為核心,以綠色職能為導向,透過系統性的培育提升產業的減碳格局與效益。
淨零永續學校以「建構企業碳盤查能力」及「提升企業減碳技術力」為兩大核心目標,開設五大系列、超過50門以上的專業課程,提供處於不同減碳工作階段的企業進行選課。
Copyright © 2022 Business Today All rights reserved.
影片標題影片標題影片標題影片標題影片標題影片標題影片標題影片標題影片標題影片標題